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理论实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正文

“经脉医学”创立早期的解剖基础——原始中医学脏器形态学之十三

发布日期:2013-11-02 22:56:21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3818次

闻名四海的“经脉医学”(非经络学说),大约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自甲骨文一期心()字的创作,就表明殷商造字的人们在依类象形造字原则的指导下,为创作一个心字对人体心脏进行了解剖。这个心()字描绘的是人体仰卧位开胸()的尸体,胸腔内的心()脏只作简单的描绘。此后,殷商先民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对人体心脏进行了反覆解剖,弄清了心内有七个孔窍等一系列大体结构,至纣王时期,创作出第六个心()字,在心脏底部划了两条线,代表了心脏底部的四条大经脉。殷人此举,在认识上应该是有意义的。殷人对心脏底部四条大经脉的生理认识,建立在“圣人心,有七窍”即有学问的人,用七个心眼思考问题基础之上。“圣人心,有七窍”便是我国最早的“心主思维”观。在此基础上,殷商先民重视心脏底部通向全身的大经脉对全身的调节作用,便是我国经脉学说起源的滥觞。至春秋齐国先民在解剖的基础上见到心脏在胸腔内“自充自盈,一来一逝”的博动。由此,明确提出:“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的认识。可见,齐人创立了“人有四经调节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古佚医书中,记载了十一经脉学说创立早期的两个学派,即“足臂经脉派”、“阴阳经脉派”,表明了经脉学说在历史长河中的演绎过程。就秦汉经脉学说发展情况分析,“足臂”“阴阳”两个学派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经脉学说的每一发展过程,都有经脉解剖作基础。远古我国医疗实践中的砭针,砭针的最早用途是排脓(见《素问·异法方宜论》),随后又用作放血启脉(见马王堆古佚医书《五十二病方·脉法》)。由刺、刺发展至放血术,人们在放血术中,认识到放血时,其血由经脉流出,并观察到放血以后,可以使某些疾病的症状得到缓解(放血以后全身产生一系列反射,如升压反射……)。这就向古代医家提出了一个如何解释上述现象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以可见的表浅静脉为主的经脉学说(包括“足臂经脉派”和“阴阳经脉派”以前的经脉学说,如四川双包山,十经脉说)。此其一。其二,“足臂十一脉灸经”的温()字,就是根据静脉管腔的形态(静脉管内有静脉瓣)、脉管的走向(直走的经脉主干在上,横行的络脉,孙脉在下)及血液在管腔内流动(三点水)的特点创造的。而“阴阳十一脉灸经”的()字在直走的经脉旁,有许多横行,斜行的络脉和孙脉。以上两个脉(温、)字,都是静脉血管的象形、会意文字,象形、会意文字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剖析与认识上的深化。本文力图以《灵枢经》为大本营。撰集《灵枢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文词事例,探讨“经脉学说”创立早期的经脉解剖学基础。

一、脉管系统是“经脉”的主要物质基础。《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段记述,有直走在深层肌间隙的主干经脉。有横行于浅层皮表的分支络脉,有细微末端的孙脉,生动具体。《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不可见。”这里讲的“深不可见”,是指未解剖之前,在人体皮表是看不见的,当解剖时,就清楚的见到十二经脉是顺着肌间隙行走的。《经脉》篇的作者接下去写道:“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可见古代医家毫不含糊地承认“内踝之上”的这条可见的经脉(一条较大的表浅静脉),就是足太阴经脉。古代医家们在创立“经脉学说”的时候,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典解剖知识的欠缺,所以有关经脉的走向,存在着人为的推断。但是,《灵枢》中,在讲十二经脉走向的时候,仍然有不少地方,是以当时所能分辨的血管走向为基础写的,与现代解剖学中所记录的血管走向是一致的。如手阳明经记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显然“上颈贯颊,”是对颈外动、静脉行走方向的描写,它们都有一支较大的终支(或属支)分布于面颊,都有分支(或属支)从下颌孔出入于下颌骨中。如“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鼻梁)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頞,即鼻梁骨。当今解剖证明:左右内眦静脉在鼻梁区组成血管网,这是足阳明脉起于鼻的物质基础;鼻外侧血管网与上颌齿槽静脉血管相吻合(旁纳太阳之脉的原意)后,顺鼻外侧行走,构成面静脉、循腮的后下廉退去,出入于腔下孔。以上两条经脉循行方向的记录中,有“入上齿中”,“入下齿中”,“旁纳太阳之脉”,这些具体的局部解剖描写,投有解剖所见,是记录不下去的。再举一例,“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和其他经脉的走向一样,《经脉篇》的作者们是以解剖为基础,一支一支地讲下去。我们知道,出入心脏的几条大动脉、大静脉,都与心室和心房紧紧相连,这是手少阴经脉直接“起于心中”的根本点。文中指出:它的主干“下膈络小肠,”是指主动脉弓、胸腹主动脉及其在腹腔的分支讲的;从主动脉弓发出的分支(包括左、右颈总动、静脉在内)“上挟咽”,再上循至眼,构成眼球的“目系”,这中间存在推断。心手少阴之脉直接从心系“却上肺”。据查:经脉循行走向中的“却”字,一般为“有进而又退之意”。可见作者们在解剖中看到了两条血管(肺动脉和肺静脉)直接与心肺相连,推断它们在循行中与心肺相互有进有退,故叫“却上肺”。用现代解剖知识分析:心脏的“经脉”循行“却上肺”,讲的是由右心室发出的肺动脉。由此我们断定:西汉医家在心肺解剖观察过程中发现了“小循环”。如果《经脉》的作者没有掌握上述血管系统的解剖情况,能这样准确的遗词用字吗?还有肺手太阴之脉,“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我们分析:“上肘中”,将这段经脉定位于前臂了。前臂的“上骨”是那一块骨呢?当我们将掌心向内伸手,尺桡二骨便有了上下之分。“上骨”指桡骨无疑。当代解剖知识告诉我们,前臂前区,有四条血管神经束,其中骨间前血管神经束循行于尺桡之间。这一束中有骨间掌侧动脉循行于寸口,成为中医寸口脉诊的基础。可见,《经脉》的作者们,在前臂经脉解剖过程中,依骨间掌侧动脉记下了手太阴肺经在前臂段的循行,为创十二经脉理论“循环往复,如环无端”提供了基础。

在《灵枢经》的诸多篇章中,讲到动脉与经脉的关系;《动输篇》说:“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这三条经脉为什么独动不休呢?作者们用当时的医学理论做了比较圆满地解释。《本输篇》强调:“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灵枢经》提到的动脉还有:耳前动脉、喉动脉、腋内动脉、下胸动脉、脐左、右动脉、曲泉动脉、曲周动脉、肘中动脉等十多起。《灵枢经》的作者们在《刺节真邪篇》中,还搜集记录了利用颈动脉进行治疗的例证。原文说:“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就是说,碰到高热痉厥的病人,伴有幻视、幻听、胡言乱语,可刺足阳明脉上的穴位及大的表浅静脉放血。还可以让病人仰卧朝天睡下,医生位于病人的头前,用两支手的四个指头按压两侧的颈动脉,多按一会,用卷切的手法向缺盆穴推去。如此反复多做几次,热退了就停止。这就是推而散之的方法。我们的祖先,在临床中摸索的这一方法,其疗效是满意的。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一疗效的取得,还有颈动脉窦的功劳。古代医家在解剖过程中,认为动脉是十二经脉的组成部分,不用怀疑。

关于络脉,《灵枢·血络篇》在讲“刺络而经虚”后指出:“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吃饭用的筷子)”一般认为。这是古人对皮肤表浅静脉充盈时的描写。《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指出:“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就是说表浅的小血管破了,血液就向外流;深层的小血管破了,血液就瘀积深层组织。这里,古代医家将浅表的静脉称为阳络,将深层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小静脉)称为阴络。《灵枢·官能》篇说:“寒过于漆,下陵三里,阴络所处,得之留止”。我们知道,三里穴下,有胫前动、静脉通过,“阴络所处”,就是指胫前动、静脉讲的,与《素问·水热穴论》讲的许多俞穴,“皆藏之阴络”,是一致的。

二、回顾经脉的生理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经脉学说”中对经脉的解剖学基础,是有佐证作用的。《灵枢经》中,对于“经脉”生理作用,有以下几种说法。

1、经脉是藏血的。《灵枢·痈疽》篇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当饮食下胃,经过胃的消化作用,将营养物质注入中焦、溪谷、渗入到孙脉,营养物质和调生成血液后,首先充满毛细血管(孙脉)。再流人小血管(络脉),小血管满了,再流人大血管(经脉)。这里不仅指出经脉是藏血的,而且记录了它们的流动方向,这一流动方向,恰与静脉血液的流动方和一致。《灵枢、经脉》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也是讲经脉中是藏血的。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许多出血现象,问道:“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灵枢·血络论》。”两千多年前的医家们,不可能知道动脉、静脉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可能知道动脉血、静脉血的成因,其解释也不可能符合现代医学理论。但是古代医家们知道经脉中是藏血的,是力图弄清楚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的。

2、经脉是主气血循环的《灵枢·痈疽》篇在讲了:“变化而赤为血……皆盈乃注于经脉。”后接着指出:“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就是说:经脉中的血液营养阴阳,使阴阳的气质活动起来,这就是肺部的呼吸,经脉在肺部呼吸的推动下继续运行。它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也是有道理的。经脉留行不止的现象,与天地运作的现象是一个道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就是说:人体的经脉和络脉是相互贯通的,就象一个铁环没有开放的头一样。关于经脉循环不休,如环无端的论述,在《灵枢经》的《营卫生会》《卫气》等篇章中都有论述。《灵枢经》的作者们多次告诉人们:“经脉是人体内主持气血循环的循环系统”。

3、经脉是调节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灵枢·经脉》还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综合解释这几段原文,意思是: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调节藏府的功能,血和气沿着经脉行走,营养阴阳的气质,保持阴阳的平衡,滋润全身的各关节腔,使关节滑利。而营气的作用,就是应付四肢和五脏六府时时刻刻的需要。假如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疾病,经脉能调节人体的阴阳虚实,使百病都能调治。经脉是可以决定人的生存和死亡的调节器官。从现代医学观念讲,全身存在许多能分泌激素的内分泌器官,它们在神经的调节下分泌的各种物质,都输送到血液中,再由血液输送到全身。这些物质,各有自己的生理功能,起着相应的调节作用,叫做“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古代医家们对病理、生理现象的观察,然后通过推理判断,得出结论,认为经脉能“处百病,调虚实,”并将结论著进《灵枢经》里,与现代医学理论何等相近啊!

毛主席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人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实践论》”。“经脉学说”的早期发展史,也是由浅入深,随着古典解剖事业(包括对部分经脉的解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解剖条件的限制,解剖知识的积累必然不可能系统化。所以《灵枢经》中,在讲述经脉走向时,有以解剖为基础论述的一面,有以生理功能、病理表现为基础推断的一面,(占的篇幅较大),也有为适应十二时等而机械的臆造其循行走向的一面。这是我们在学习《灵枢经》及其有关的古典医书中须要努力的地方。古代医家们,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将所得解剖学知识,以“针经”为干线,“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灵枢·玉版》。”现在,当我们能从《灵枢经》中挖掘其“经脉学说”,在创立早期的解剖学依据时,我们怎能不感到《灵枢经》的解剖学成就之卓著,怎能不感到中华神州之伟大,炎黄子孙之聪慧。让我们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挖掘祖国古典医学而奋斗。(严健民)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