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5-23 22:07:37 作者: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011次
夕 下
[题解]“夕下”《马王堆医书考注》释为皮肤病,并依夕从音近“转释为腋下的皮肤病。”“夕下”收一个治方。
[原文]“夕下”(1):以黄柃(芩),黄柃(芩)长三寸(2),合卢大如口口豆卅(3),去皮而并冶(4),摀(搗)而煮之(5),令68沸,而溍去其宰(滓)(6),即以汁凄夕下(7),已(8),乃以脂所冶药傅69(9)之。节(即)复欲傅之,淒傅之如前。(10)已,夕下靡70(11)。
[注补]
(1)夕字原脱,然目录第九载“夕下”补,原文结尾又记“夕下靡”。各家多释夕为,为腋;“夕下”则释为皮肤病。《马王堆医书考注》指出:“本病可能是发于腋下”的皮肤病。孙曼之《五十二病方》笺识二则指出:腋“夕下即腋下”(见《中华医史杂志》1990(2):70)
(2)黄柃(芩):重抄,为衍文。黄芩长三寸,相当于今8厘米。
(3)“合卢大如口口豆卅”:合卢,古药名,不详;卅,量词。在本方中单位是粒。
(4)“并冶”:将上几味药一并粉碎。
(5)前文讲“并冶”,此处又讲“捣而煮之。”中间缺七字,其内容应为容器和加水。试补:“人口甕器中,加水”捣而煮之。
(6)“溍”:即浚,《说文》:“浚,抒也”。“溍(浚)去其滓”,参168、174、176行,在《五十二病方》中,浚作“用力挤汁”解。
(7)凄:同凄,寒凉。《诗·邶风·绿衣》:“淒其以风”。毛传:“淒,寒风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盖淒有阴寒之意”。本文指药物凉后。淒前缺二字,补“浸絮”。
(8)已:这样就可以了。
(9)“乃以脂”后缺7字,应是交待配伍方法。因脂为固态,在“冶药傅”时,当要加热:且《五十二病方》在药物配伍中,常用“皆合挠”,故试补“人甕中煎融合挠”。
(10)凄凉:即便是需要重复敷药,还是让药凉了再敷。
(12)靡:美好《玉篇》:“靡,好也”。“夕下靡”,腋下的皮肤病就好了。
(今译]腋下有皮肤病时,取黄芩长三寸,合卢大如某某豆三十粒,去皮后与黄芩一并粉碎,放入××器中,加水捣匀,点火煮之,煮至沸腾,将药滓滤出,即等药汁凉后治疗腋下的病症,这样就可以了,再用牛或者羊的脂肪加火煎融与药汁调匀后敷在伤口上。即便是敷药,也要等药汁凉以后进行,这样腋下的皮肤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