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1-04 22:08:27 编辑:刘玲 来源:《远古中国医学史》101页 点击率:4943次
我们在此讲的两周医学史,其实讲的是西周至东周春秋时期的医学史。即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幽王衰败,平王东廷;春秋五霸兴起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这段空间的医学史。
生活在西部的周民族,在艰辛的环境条件下代代相传,至武王伐纣后,在奴隶制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平判殷乱,巩固政权,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在科学文化方面,两周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易理,发明了易学。这个易理就是“易以道阴阳”《庄子·天下》,这部易学就是建立在商代的被动卜筮经验基础之上又总结出:“一阴一阳之为道”的认识论过程中上升为系统化、规范化理论,排列为六十四卦。易学在发展中,有一派将其用于“预测”,使之对某些易理具有了指导性意义。在我们看来,至今尚未解谜的河图、洛书、大衍数都作为远古文化基础促进了易学发展。从社会发展史规律讲:易学总结的一整套理论,是建立在殷商至西周发展史、西周哲学文化、乾坤观念刚柔、对立统一思想、西周科学技术水平、西周医学水平基础之上的。周易中对心脏病的认识及治疗中的放血疗法,“需子血,出其穴”,“涣其血去逖出”等医学用语,井卦中的饮水卫生、乾卦、坤卦的刚柔思想,都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医学水平,指导了后世医学的发展。
从天文、历法讲,尧时“历象日月星辰”发展到两周已两千余年,所以西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已较成熟,“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郡,颁告朔于邦国”《周礼·春官·太史》,说明两周政府设专职“正岁年”,将一年之月朔、时令“颁告”于天下,指导农业生产。周时的这一制度,起于尧时的“观象授时”是不会有疑问的。
从西周发展史分析:平王东迁后,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新生事物屡见不鲜。商业阶层活跃,交易市场兴盛,金属货币问世,高利借贷资生,到春秋晚期,青铜农具、铁制农具、牛耕种植出现。农田水利的兴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老子讲治国之道,力主德治;孔子论儒,首创仁爱;孙子议兵,剖析正义邪恶;国语、三传、周礼,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老子中的“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致也”,孔子讲的血气理论,孙子议“五行无常胜”,国语中的阴阳观念,三传中的六气致病思想,周礼中的四季常见病学说,无不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战国八百余年的医学水平。然而:两周医学史是难写的,因为诸多史料零乱、散在,很难具体立论。如周礼中的医事制度,有如空中楼阁,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它(周礼)是为改革当时社会的官僚统治机构,实现大一统帝国的理想而提出的完备计划”(中华医史杂志1987:204)。我们同意作者的分析,对于周礼中的“九窍”、“九藏”都应作具体分析。以下我们只能就《诗经》中的医学史料、《周易》中放血疗法、春秋齐国的人体经脉学说史再作概述。(严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