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一位医学专家的秦汉医学情缘

发布日期:2013-09-29 18:21:37 编辑:记者 杨建波 实习生 王晓梦 来源:十堰晚报 点击率:4370次

秦汉医学文化网9月29日讯(记者 杨建波 实习生 王晓梦):在鄂西北十堰市,太和医院行政楼4楼小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仪式,年过八旬的退休老人严健民把自己所写的医学专著无偿捐赠给了太和医院图书馆。
  严健民是我市秦汉医学研究会的老专家,现已出版的个人专著,获得2项个人专利。他的学术著作《论中医理论的魂》被专家称为,“将对医学的起源、研究和重塑中医学灵魂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医学研究院出版的《海峡两岸医学研究概述》中盛赞严健民为“中国大陆秦汉医学研究最有成果的人”。
  严健民为何对中医如此痴迷?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笔者走进位于富康小区的秦汉医学研究会,采访了严老,了解到他与中医学的不解之缘。

  拜访“神医” 燃起中医学研究兴趣
  严健民是天门人,1951年参军,1958年从部队退伍。在严健民的老家有一位叫杨辅之的老中医,因擅长针灸被称为“神医”,许多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经他治疗都“针到病除”,更绝的是,他还能用针灸治疗聋哑儿童,不但方圆数十里的人带着聋哑孩子前来就医,就连老外也带着患儿慕名而来。
  严健民听说后,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到杨辅之家里求教。这位老中医的家门庭若市,有前来治病的、有治好了病再来拜谢的、还有医务工作者来考察调研的。在严健民眼里,这位老中医就是华佗再世。杨辅之得知严健民的来意后告诉他,针灸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能刺激人体的经络,至于更深的道理,这位民间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通过杨辅之的点拨,严健民的心中燃起了对中医的向往,更对经络这种神奇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1960年,严健民考入武汉医学院。在5年的学习生活中,他阅读了大量医学古籍,试图找到中医神奇的根源所在。而一次解剖课,让严健民对中医当中的经络产生了怀疑。
  解剖课老师告诉严健民,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身体里根本没有经络。没有经络,那杨辅之所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呢?从此,学习西医的严健民开始关注起中医中经络的课题,而当时又正赶上国外一些中医学专家们都在讨论这个课题,更加激起了他的兴趣,为他日后研究中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健民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市太和医院工作,主攻西医,先后干过临床和行政工作。1992年,他从市计生服务站站长的岗位上退休。

  潜心研究  自费20余万元出版专著
  忙碌多年,突然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严健民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别的老人退休后种花、养鸟、运动,可严健民对这些丝毫提不起兴趣,便整日钻在书海中消磨时光。
  就是在这时,严健民年轻时关于中医、经络的一些想法开始萌芽,他决定研究中医。
  严健民一方面大量阅读古今医著,收集各类资料;一方面南下北上,与众多医学专家切磋交流。他每天至少花七八个小时写作,每时每刻都在思考问题,有时半夜突发灵感,他就马上起来记录。因为不熟悉电脑,10多本书,几百万字全都是他手写完成。
  对于严健民的这种“疯狂”行为,家里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劝他放弃,但他对家人说:“我不看看书,不写写东西,身体会垮得更快。”见老伴如此坚定,妻子便拿出积蓄,在富康小区买了一套房子,给他当书房,好让他安心地看书和写作。随后,严健民注册并挂牌成立了秦汉医学研究会,专门从事研究。
  从购买书籍到成立研究会,从满头乌发到白发苍苍,严健民一日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研究。几十年来,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工资都投入到中医史的研究中,虽然每月的工资才2000多元,但他省吃俭用,先后拿出20余万元用来出版专著。
  “除了日常开销,每年能节约18000余元用来出版书籍。”严老说,“从一开始就没想到要赚钱,只想为中医学理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出惊人 指出《黄帝内经》错误
  严健民从《灵柩经》的研究,逐步深入到《黄帝内经》的研究,继而追溯医学起源及人体经脉调节理论的起源、演绎过程,多年的苦心钻研使他得出令中医学界震惊的结论。他认为,以往的中医学经络研究进入了误区。中医学上的经络不是虚幻的概念,应该是经脉和脉络的结合。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经脉”,人体中神经、血管、肌腱等实际存在的东西就是古代“经络”概念的具体体现。
  由此延伸开去,严健民又对几千年的中医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医学起源新论》、《远古中医学史》等多部专著,平均两年多时间就有一本新书问世。不仅如此,近年来,他的50多篇论文在中医权威刊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上接连发表,医学界的许多研讨会都邀请他参加并作学术报告。
  2000年9月,在中国医学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严老语惊四座,他不仅深刻地纵论3500年中医史,而且指出《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中的种种谬误,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观点。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李经纬在读了严健民写的书后认为:“医学起源问题一直是医史学界的一个难题。严健民先生多年来在此领域从事了许多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意见,提供了可供研讨的新论据,显得十分可贵。”北京中医大学教授甄志亚也说:“严健民将11条经脉发展成为12条,又由12条经脉及其分支逐渐发展成完整的经脉学说体系,对秦汉经脉理论作出了符合逻辑的推论,对促进经络学说的研究发展大有裨益,对医学起源的研究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造福后人 毕生心血捐给老单位
  如何将自己的毕生心血传承下去?严健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一次,严健民看到一位老中医愿意将自己的传家医术无偿捐给医院的新闻后,想到了把自己的著作捐给自己工作过多年的太和医院,为他们研究中医学提供帮助。
  严健民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医院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并专门举行了捐书仪式。严健民将满载着自己多年研究心血的专著和部分杂志交到了院长涂汉军的手中。
  仪式结束后,严健民告诉记者:“我的生命毕竟有限,研究也毕竟有限,我只希望这些书能对后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参考。”

(原载《十堰晚报》 2009-10-25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