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9-28 08:25:06 编辑:刘玲 来源:《中囯医学起源新论》 点击率:4930次
提要:近四十余年来,我国医学界对“经络”的实体结构进行了多层次研究,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招致学者们众说纷纭。甚至有学者提出了“经络学说的起源,也是一个无据可考的历史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不可知论在中国医史学中的反映之一。为回答经络(经脉)学说的起源问题,本章拟对秦汉经脉学说的起源问题作些研究,其中包括对今本《内经》中的“经络”词组的本意进行研究,这也是本章的宗旨。今本《内经》中“经络”词组共出现42处.根据原文之上下文乂分析,可将其分作含动词义、误字衍文及“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三种情况。在探讨中借鉴《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史料作证,力求澄清在《内经》成书时代“经络”就是指经脉和络脉。
经络(经脉)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经络(经脉)学说从雏形、演绎发展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曾几经兴衰。建国以来,经络(经脉)学说犹如枯木逢春,在指导临床和经脉理论研究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迫使人们深入探求经络的实体结构。40年来,我国组织了大批人力、财力,在列宁的“现象是本质的显现”这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寻找经络实体结构,其结果已是众所周知。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反思。“八五”计划又将“经络”列入国家十二个重点科研课题之一。有学者对此既十分感慨,也十分忧心,也有学者指出了经络研究的“思维导向”问题,上述意见对于促进经络的研究是有益的。我们认为经络(经脉)学说的起源,有它自身的历史原因,这将在其他章节中讨论。本章仅从文献研究人手,只求弄清《内经》中“经络”这一联合词组的原文本意。
在《内经》中采用“经络”联合词组共出现42处,其中《灵枢》中有20处,《素问》中有22处,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以下分别予以叙述。
一、含动词义类
《灵枢·经脉》篇云:“……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本篇中“经络”二字是可以分解的。经与六合为“六经”,指手三阴三阳之六经,经后之络,含网络之意。也就是说,起于五指间的手三阴三阳经脉,与手阳明、少阳二经的大络脉相网络,向上汇合于肘窝之中。《灵枢·终始》篇云:“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这里的“六经”也是指手、足之三阴三阳经,可证。所以“六经络手阳明”之“络”是一个动词。《素问·调经论》云:“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很明显“经络支节”中的“络”字也是一个动词,即十二经脉皆网络于支节之上。“经络”含动词义,还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这一句读,保存了汉代的本意,即刘向认为:人体的藏血之脉,网络于骨髓全身各部;藏血之脉的作用在于“以起百病之本”。这里“血脉”是名词,“经落(络)”作动词,与《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道理是一致的。后世学者,将其释读作:“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这样一来,“经落(络)”就成了独立的名词,与“血脉”产生同语反复的毛病。
二、误字衍文类
《素问·皮部论》有“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这是《皮部论》中的一句总结性语言。《皮部论》开篇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就是说,每一条经脉都有它自己管辖的皮部。原文举例:“阳明之阳,……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这便是《皮部论》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中的“经络”二字是可以分的,应理解为“凡十二经的络脉是管辖相应的皮部的”。从文法上讲,经络之间脱了一个“之”字.应写作“凡十二经之络脉者”。《灵枢·本输》云:“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前文用“经络”,后文用“络脉”,文理不通,重络疑误。参《黄帝内经太素·本输》作“必通十二经脉……”,据改无疑。《灵枢·根结》记载:“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必审其五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能知五脉应五脏的方法,只有切循经脉才能审察。故经络之“络”疑误,参《针灸甲乙经·针道自然逆顺》作“五脉之相应,经脉之实虚”,可证。《灵枢·官针》讲:“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本段分别讲述九种针具的性能与使用范围,独有锋针在两种证候中使用,即“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以《灵枢》文法推究,两者必有一衍。参《黄帝内经太素·九引所主》“病在分肉间者,取以员针于病所”之后,并无“病在经络痼痹”之句。《针灸甲乙经》卷五第二,在讲锋针治疗范围时,亦无“病在经络痼痹”之句。据此,本句属衍文。《灵枢·九针论》讲“……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与《甲乙经》不同,《甲乙经》卷五第二作:“……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所以《九针论》中的这段记述,既有衍文(经),又有倒误,即“而为痛痹”误入“客于经,舍于络”之间。
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
在《内经》中经络和经脉的概念常常是等同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讲:“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原意是说,病邪侵入人体后,由于人体体质的影响,不一定在侵入的部分发病。例如病邪侵犯阴经,可以依表里关系流传到属于阳经的六腑之一去;病邪侵犯到阳经的某一部位,可能流传到属于阴经的某一部位发病。阴经与阳经,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是运行血气的,都属于经脉,手六经、足六经都是相互会合的,经脉和络脉相互贯通的道理,就像一个没有开口的环一样。《灵枢·根结》篇讲:“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从上下文分析,“经络”与“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紧紧相连,同样指的经脉和络脉。在《灵枢》中,直接将“经络”与血气并称的有“血气经络,胜形则寿”(《灵枢·寿夭刚柔》),“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灵枢·口问》),“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素问·血气形志篇》)。上述记载中,“经络”当指经脉和络脉无疑。《灵枢·岁露论》则详细论述了邪气通过“经络”侵入人体的过程。原文说:“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古代医家认为“疟气”从风府穴侵入经脉,到第二十二天,“疟气”注入伏冲之脉(椎管内的经脉),然后再上升到缺盆穴,进一步发展,引起疟疾发作。这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工作中对疟疾进行细致观察后,提出的疟疾发病理论(包括潜伏期),其中“经络”即“伏冲之脉”。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已讲到利用经络作诊断“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的例证。这一点在《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有更明确的论述。“故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显然,在古代医家的眼中,其经络不仅是可以切循的,而且当“按而弹之”时还可以“视其应动”(大的充盈的静脉被弹动后,可沿上下方向产生波动;或用指尖按压静脉,向远端推去,则这段静脉就空虚了,立即提指,可见空虚的静脉很快充盈起来)。《刺节真邪》篇的作者,将所见之“经络”描写得何等生动具体啊!古代医家观察到的可以切循其实虚的“经络”,不是经脉,又是什么?《素问·三部九候论》讲:“……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这里的“经络”是在讲“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天以候头角之气”后提出来的。它一可切循,二可看见,三明文写出“动脉”,当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古人在治疗中记载经络的亦不少见。如:“豹文刺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灵枢·官针》),“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灵枢·邪客》)。“春亟治经络,……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素问·通评虚实论》)。不难看出,众多“经络”都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对此许多学者早有论述。
值得指出的是,在《灵枢》中有一篇《经脉》,是专讲十二经的,长达五千余字,该文通篇讲经脉、脉、络于×××,而未言及经络。惟“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之后有“六经络手阳明……”这里的“络”是一个动词,已在前文作过分析。在《素问》中,作者专立《经络论》,看似专门讲解“经络”之特殊组织与功能的。但是.这篇不足二百字的短文,却是通篇讲络脉之色的。如:“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可见《经络论》实质是介绍深、浅络脉之色泽特征的。《素问·通评虚实论》还明确指出“经络俱实……经络俱虚”及“经虚络满……经满络虚……”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证明《通评虚实论》的作者也认为经指经脉,络指络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由此可见,在《内经》中没有专门强调“经络”特殊内容的叙述。
综上所述,《内经》中“经络”这个联合词组的本意,含动词义及误字衍文者7处,占16.6%,泛指经脉和络脉者35处,占83.4%。《内经》中应用“经脉”解释了众多的医学理论,如“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灵枢·脉度》),“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灵枢·禁服》),“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灵枢·本脏》)。如此等等,与应用“经络”这个联合词组解释许多生理、病理现象是完全一致的。笔者认为在《内经》时代,人体生理和病理理论,虽依赖于阴阳、五行,比类于天地、日月、四时、六律、十二节。但是发展人体生理和病理理论更坚实的基础,还在于应用经脉这一“视之可见,切之可得”的客观存在的物质——血管作为物质基础而创立的经脉理论。《灵枢》中,专立《经脉》篇,用最长的篇幅,按三阴三阳顺序排列经脉,顺阴阳表里、经气流动讲解十二经脉起止、循行、疾病表现等等,都展示了人们对于经脉与络脉的重视与应用。《经脉》篇的产生,反映了我国秦汉时期人体调节理论日趋成熟,经脉学说日趋完备;反映了我国古典生理、病理及临床医学的先进性,是古代医学家们寻找人体调节功能的重要里程碑。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古代医家们在创立温(脉)和眽(脉)直到《内经》成书,都说的是“经脉学说”。后世医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更多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均依其“经脉学说”加以解释.并予以补充,这是“任脉”、“督脉”、“带脉”、“蹻脉”等奇经八脉理论产生的重要原因,推动了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经脉和络脉是人体客观存在的有形物质。然而在发展中,有形的“经脉学说”仅在近数十年演绎为无形的“经络学说”了,这一历史过程,值得我们深思,这将在本书中专文探讨。对于《内经》中的经脉理论,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它是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灵魂,我们切不可弃之不顾,愿同仁共同挖掘整理。(严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