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十七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秋实书屋 > 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十七讲 > 正文

第十二讲 秦汉消化生理之咽喉、颃颡、脾、三焦形态解剖学初探

发布日期:2015-08-23 21:52:22 作者: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5144次

一部《灵枢经》分散记载了我国秦汉时期的许多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一再指出以肠胃为主的,能“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的消化功能及消化后营养物质的输布问题是通过“中焦”上注于肺脉(《灵枢·营卫生会》);还“从脾注心中《灵枢·营气》”。说明脾、三焦都参予了营养物质的输布,保证了人体正常生理的完成,而饮食入胃,必经咽喉,在《灵枢》中关于咽喉的记载亦较详细。以下分别探讨。

一、关于咽喉、颃颡的形态解剖学认识

《灵枢、忧无言》是关于咽喉解剖的专篇。“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用现在的话说,咽部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喉咙是呼吸气流经过的通道,人们能发出各种声音,是声门、会厌、悬雍垂、舌和口唇共同作用完成的。舌的根部,有一块横着的骨头,叫舌骨,是舌肌附着的地方,由一种还不知道的物质(即神经)指挥舌的运动。这里不仅记叙了咽、喉等的解剖部位,连发音的机理都讲清楚了。关于“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应该与声门有关。“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点明了喉咙的解剖部位。现代解剖知识告诉我们:咽,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喉: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在咽头和气管之间,喉内有声带、声门,故兼有通气和发音的功能。由此看来古代医家是将喉部可以通气、发音的声门命名为颃颡了。关于颃颡《灵枢经》中多篇文章有记载。《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营气》“……从肝上注肺,上入喉咙,入颃颡之窍。”两文都讲“颃颡在喉咙部位,是建立在解剖所见基础之上的。尤其《忧无言》说“颃颡者,分气之所泄,……颃颡不开,分气失也”是“人之卒然忧而言无音者”的根本原因,说明颃颡就是声门、声带。可惜清初张志聪注《忧无言》“颃颡者,腭之上窍,……”将颃颡定位于口腔上腭部。明张景岳解“颃颡不开,分气失也”,用“清气不行,则浊液而不出”解之,未点明解剖部位。南京中医学院编者《黄帝内经灵枢译释》(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版)此解《营气》“入颃颡之窍”采用日、丹波元简意见,说:“颃颡即上腭内二孔又称鼻之内窍”此解又与张志聪同说,亦误也。《逆顺肥瘦》、《卫气》两文讲到颃颡,交待不清。从《经脉》、《营气》、《忧恚无言》原文分析:两汉医家对于咽、喉、颃颡的解剖部位及其生理功能的认识是正确的,是有人体解剖作基础的。

二、秦汉时期脾(胰)解剖部位应予正名

我国先民对于脾的命名已三千年了。《诗经、大雅、行葦》“或蟠或炙,嘉殽脾臄”,反映两周礼制的《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均讲:“春,……祭先牌……;夏,……祭先肺,……”春秋战国的子书群中亦有脾的记载。

但是,《诗经》、《礼记》中对于脾的解剖部位都未作明确交待。汉魏以来,传统中医学中的脾,早已是一个没有明确解剖部位的“虚拟形态”器官了。我们应该怎样从秦汉医学史料中解读脾之形态学及其解剖部位呢?

2.1关于脾(胰)的解剖部位问题

现代解剖学的脾,位于左季肋区深部的胃底与横膈之间,与左911肋骨外侧相对应。正常脾在左肋弓下不能触及。根据脾之生理属淋巴系统,参予免疫反应。脾能储存适量血液,当身体需要时,将血液输人循环系统。在病理情况下,当各种原因产生门脉高压,脾藏血量过多,表现为脾肿大。现代临床表明:当脾脏肿大,导致食道静脉曲张反复出血时,脾可切除,脾切除后,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脾切除后,中医理论该如何解释?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将脾列为五脏之一,其生理功能是脾为“仑禀之官”,(参《素问·灵兰秘典》)与胃、大小肠等主运化水谷,“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又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总之脾与消化功能密不可分。“脾主身之肌肉”,与营养状态有关。由此可见,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绝无共同之处。从“上输于脾”讲,脾之解剖部位应在胃之上。    

应该说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脾之生理功能与消化生理密不可分,其理是可通的。问题在于古今学者们在研究“脾”之解剖部位时,没有察探秦汉医家们讲了些什么,习惯于“脾是由功能演变出虚拟形态学”了,认为“脾"不存在实质器官。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秦汉医家们对“脾”之解剖部位一再指出:如《灵枢·五色》“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明确指出了“脾”的解剖部位在胆之下(依尸体仰卧位视之),“脾”的上方便是胃。应该指出:此处讲的是胰脏的解剖部位。《素问·太阴阳明论》讲:“脾与胃以一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津液"。指出了“脾”与胃十分临近,仅一膜之隔。此一认识,与“方上者,胃也”及胃之精气“上输于脾”的认识是一致的。由此思之,传统中医学中的脾恰在现代胰脏的解剖部位。脾是胰的代称,或曰,古人将胃上后的胰命名为脾。

    《素问·王机真藏论》说:“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旁”。《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央生湿,在藏为脾,……"都讲“脾”居中央,恰属胃之后壁“与胃以一膜相连"的胰。况且,汉代的《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如此详细的脾之形态,不支持后世讲的“脾为虚拟形态”之说。可见秦汉医家眼中的脾居于当今的胰位。我们应为脾即胰脏正名。

   2.2关于脾(胰)生理机能的探讨

   王清任《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将脾画作梭形,注曰:“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于出水,……脾之长短与胃相等。”王氏在此的描述,用胰腺的解剖部位解之更切。依以上史料,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传统中医理论之“脾”其解剖部位,恰在今之胰位。即今之胰古人名之曰脾。与汉《急求篇》《说文》中有脾无胰参照议之,是可以理解的。近代张锡纯说:“脺(即胰),脾之副脏,……脺尾衔接于脾门,……。”张锡纯参考了《康熙字典》解意见,认为两者功能一致。张氏是想将脾、胰二脏合二为一。张锡纯亦误也。

    现代解剖学之胰,为腹膜后位器官,从仰卧位看,在胃之下方,相当于十一胸椎至第一腰椎之间,横卧于腹后壁,恰与“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之脾(胰)的解剖部位一致。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胰藏每日分泌消化液约在1000毫升以上,主要含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属于内分泌腺的,可以调控血糖的胰岛素等等,这是王清任讲“脾中有一管,易于出水"的根本原因。胰液从胰管排于十二指肠,参予消化功能,这便是古人推导的“脾为仑禀之官”,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及“脾主身之肌肉”等全部生理功能的意义。只不过,汉代医家在《灵枢经》相关文章的著述中,是在有限的解剖、生理知识启迪下根据解剖所见脾()胃解剖关系进行推导,他们不知胰液排入十二指肠参加消化功能,故将脾之消化生理功能的方向推导反了,认为是“上输于脾",通过“脾"再散精于全身了。但我们不可强责古人。   

    关于脾胰问题,十数年来我个人虽有上述认识,但我无据说清,曾疑为近百余年来最早将西医解剖学引人中医学时为翻译之误,如将传统中医学之脾译为胰,或根据《五色》之“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翻译清脾脏的解剖部位,问题不就澄清了吗!为此,我曾寻找《人身说概》等我国早期西学医著,因所处山沟资料匮乏,无法达到。近日,在解剖学名家贲长恩等《中医形态学研究呼唤与时俱进》影响下,重读相关史料,见到明医家李《医学入门·脾脏赋》中讲到:“脾居中脘一寸二分……脾气壮,能消磨水谷,……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其胃之包在脾之上,……"应该说:李是认为古人将当今之胰位的胰命之曰脾了。假如早期从事中西医学译著者们在澄清脾之解剖部位的前提下,点明脾处于当今胰位,并将“胰岛素”译作“脾岛素”,并讲解其“脾岛素”的生理功能,那么关于脾()解剖部位错位的认识及其生理功能的认识不就统一了吗!脾之“虚拟形态”结构论不就不会纠缠了吗!当今脾之形态众说各异,纷争不已。谭银章先生于1989年出版中医生理解剖学,第1 7页专讲“脾的形态结构”,言“脾在位置形态上是脾和胰的合称”,谭先生除此再无结论。谭银章与张锡纯“合二为一”意见一致,谭先生亦误也。

    我希望更多学者,从秦汉医史中寻找关于脾之解剖部位史料,进一步澄清秦汉之“脾”其解剖部位本在现代解剖学之胰位。我希望有条件的学者们能从近几百年来中西医翻译史料中找到有关脾的翻译情况。传统中医学之脾本指胰脏,以求早日共识。这是一件恢复原始中医学中脾之解剖部位的工作,这是一件可以否定“脾为虚拟形态器官”的工作,这是一件有利于创建未来中医消化生理、病理的大事。努力完善中医消化系统含三焦参予消化生理的各器官形态学,我辈责无旁贷。

三、探讨秦汉消化生理“三焦府”解剖实质四原则

三焦府是秦汉先民为解释消化生理而创立的,首见于《灵枢·营卫生会》,在今本《内经》中相关资料比较分散,约东汉时期《难经》提出:三焦有名无形,导致学术纷争2000余年。当今又有广义三焦说[123],三焦胰脏说[45]泛滥。为寻求共识,在前人对三焦形态学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探讨三焦腑解剖实质四原则”,即:1、依《营卫生会》定上、中、下三焦之解剖部位;2、从病邪“居肓之上,膏之下”考膏肓概念及与三焦之关系;3、不可用三焦之经脉循行扩大三焦之解剖部位;4、定位三焦形态切不可超出“腑”的概念。

两周史料如《尚书》、《诗经》、《大学》等证明,我国先民早已关注心、腹、肾、肠、肝、肺等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了,认为每一个器官都有情感,并借用这些器官抒发情感。因此我推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对心、肺、肝、肾、脾、胆、胃、肠、膀胱九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行过探讨,只不过脏腑概念之区分尚欠明确。《庄子》证明那时的人们常讲“五藏”,商鞅也讲“劳其四肢,伤其五藏”,至《素问·五藏别论》根据天六地五十一常数原则,明确提出:“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转化物而不藏”。给人感觉《五脏别论》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归类有些突然;从先民们对各器官早已赋予情识论分析,又感到这一认识论的发展过程顺理成章。追述“六府"词义,首见于《尚书·大禹谟》之水、火、木、金、土、谷,讲的是禹王改进国家管理制度在国家设立的六个府库机构,“六府”分别管理相关“财用支出”。《大禹谟》中的“六府”,属社会学范畴,与人体解剖学无关。从《内经》综合分析,《五脏别论》当出于两汉。从先秦至两汉的数百年间,正是人体经脉调节理论不断演绎的重要发展时期,正是原始中医学理论不断探讨出新时期。《五脏别论》中的“六腑者,转化物而不藏”,第三十八难又说:“……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三焦)主持诸气。”根据相关史料,我推断是我国先民在腹腔网膜(膏肓)解剖的基础上,从网膜(大网膜、肠系膜)与胃肠的解剖关系分析,体悟到网膜系统在胃肠消化、吸收过程中起转化输布作用的时候,借用“天六地五十一常数”创原始中医理论体系,提出“三焦腑概念”,将先秦九脏中之肠分作大小肠,再加三焦腑发展为十一脏器,配作五脏六腑的结果。五脏六腑理论是先进的,一直沿用至今。

三焦腑理论创立以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料保存困难,至《内经》成书被分散记于许多篇章中,内容多不一致,反映了后世学者的诸多感悟。尤其当《难经》提出三焦有名无形之后,2000余年来纷争不已。当代台湾学者杨仕哲总结出七个学说,真乃绫罗万象,五花八门。杨先生指出:“三焦一词会有如此大的争议,产生于后世医家各抒已见”。他说:“当一个研究议题会造成如此众多且纷乱的说法,通常代表在基本研究方向上出了问题”[6]。“三焦”的命运,与当今“经络概念”的命运是一样的。历代学者对三焦的不同认识,大约因他们的历史条件不同,选择角度不同,取材不同为其重要原因。现在,我们的条件较好,应该可以说清楚一些了。但我个人近几年来对于三焦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由战国消化生理三焦(三集)配六府新论[7](《远古中国医学史》169页)至“三原则”[8]发展为本文的四原则。

我们认为,在三焦的探讨中,首先将古人认为三焦之生理功能在于解释五谷在胃肠中腐熟后之精微物质的输布问题,即三焦腑属于消化系统,它执行消化物质的吸收、输布。在此前题下,我提出探讨三焦腑解剖实质四原则,以求在此基础上展开上、中、下三焦之解剖部位解剖实体生理功能的探讨,借此寻求学术界的共识,促进当今中医事业的发展。

3.1依《灵枢、营卫生会》定上、中、下三焦之解剖部位

在今本内经中,《灵枢·营卫生会》记录三焦解剖部位最为明晰。《营卫生会》除“愿闻三焦之所出”,此处“三焦"应为“上焦"外,以下则明文将上、中、下三焦之解剖部位分开论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迥肠,注于膀胱而渗人焉。”考“胃上口”,古人早已将胃上口命名贲门,将胃下口命名为幽门。根据现代解剖学定位,“胃上口”,应指贲门即胃底部延伸1.5厘米左右之食道部位,以及包裹它的部分小网膜,食道再由此“上膈"。上膈后的食道等不属上焦了。这一认识,与《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应该是一致的。在《经脉》篇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都说明古人将三焦之解剖部位定在“下膈"后的腹腔之内。这一点常被历代学者忽视。当代学者廖育群在《歧黄医道》中指出:“至于腑的准确部位,根据《灵枢·经脉》的记载,‘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又“手心主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廖氏指出,“这两条与三焦腑有直接联系的经脉,均在下膈之后与三焦腑相通。这就说明三焦腑所在部位是居于膈下,与膈上毫无关系。前述诸家之说大多未能搞清这一点。”可见将三焦腑之解剖部位放在腹腔内讨论,是战国时期创立三焦腑用以解释消化生理的医家们的本意与宗旨,廖氏之析,不可忽视。

    二、从病邪“居肓之上,膏之下”考证“肓膏”概念及与三焦之关系。

    《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秦医缓指出病邪“居肓之上,膏之下。”对于“肓”之概念与实质,历来无人考证。笔者在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的阅读中受到启迪,肓应属腹腔内脂膜中的网膜囊口,现书于下:徐中舒在《甲骨文字典》中收载与 ()有关的字较多,1386页载 (),指出,甲骨文一期《合集))591,《乙))4544,五期《合集))36681。徐中舒解曰:金文天亡簋作,杞伯簋作,毛公鼎和钟均作。《说文》“,逃也,从"。……1387页徐氏收“”,……徐解曰, ,从(),从() ,与《说文》字篆文构形略同。《说文》:“,气也。”徐氏在1389页释义指出:……“疑为宗庙祭物。”其实,1387页之字形构成与一期《乙》738()字构形完全相同。,于省吾等学者释心,即人体胸腔之心。故,,当为人体胸或腹腔之某组织。《说文》“,气也”,徐氏“疑(为宗庙祭物”,这使我们想到商周常用之祭品多为膏脂类。膏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先民对动物腹腔内的油脂已有界定,叫“载角者脂,无角者膏”,即猪、兔头上无角,腹腔之油脂称膏,牛、羊头上长角,腹腔之油脂称脂。所以,膏亦可统指腹腔内的油膜。《周礼·庖人》“……共祭祀之好羞,……膳膏膻”。郑玄注:膏香,牛脂;膏臊即犬膏;膏腥,即豕膏;膏膳即羊脂。意思是说:古时,因季节不同,人们在祭祀先祖时所用动物膏脂之不同。肓()是否就属于膏脂类物质?秦医缓不就是将膏肓连在一起讲的吗! ,根据秦医缓意见在膏的下方(病邪在肓之上,膏之下。)医缓讲膏与肓相连,那么肓()是否就指胃体后部的小网膜。而 ()之部位,据《灵枢·四时气》讲:“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四时气》讲,“熏肝、散于肓”。可见, ()在肝附近。因此,我们推断:,指胰头前壁的网膜囊。现代解剖告诉我们,网膜囊在肝、十二指肠的游离缘前有一孔,叫腹膜腔网膜孔。秦医缓说,病邪“居肓()之上"大约就指这个部位。从,之字形分析,这个“”字,恰好描绘了小网膜与网膜囊、网膜囊孔的形态特征(请参附:解剖学腹腔网膜图)。近人孙玉龙引新安孙景思氏对“上焦若窍”推其义而解之曰:“上焦若窍,窍者,窍漏之义”[9]。由此论之,肓()在膈下,膏肓恰指腹腔内的网膜系统。历代许多学者用油膜……一腔之大腑解三焦。(肓、亡、都具有huang的发音。)用小网膜、网膜囊解释上焦是可通的。

    3.3不可用三焦之经脉循行,生理病理扩大三焦之解剖部位。

    历来在探讨三焦形态时存在广义三焦说,广义三焦说者往往将胸腹腔,全身各间隙,乃至扩大到腠理、玄府,奇论百出。广义三焦说多依三焦经脉循行范围、生理功能而推导,而立说,我们不能同意广义三焦说。难道:“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能说大肠是肺吗?在排除广义三焦说,将三焦腑之解剖部位定位在腹腔后,腹腔内的相关组织与三焦腑的关系,是我们今后探讨三焦必需把握的原则之一。我在《战国消化生理三焦配六腑新论》[7]中探讨过上、中、下三焦的解剖部位问题,由于本人知识的局限性,未能对“肓之上,膏之下”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现在当我们在上文探讨过肓(亡、)与上焦的关系之后,对于中焦腑的认识,用得着东汉《白虎通议》讲“中焦若编”。《白虎通议》是当时的学者们对许多问题展开争辩后的共识,具有代表性。《白虎通议·性情》载:“三焦者,包络府也,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故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下焦若渎。”[10] (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白虎通议》由班固整理成册,讲三焦为“包络府”,“包络"当然指腹腔内的包于脏器之外的网膜;“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将三焦腑之生理功能主消化吸收输布过程基本概括了。虽“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与《营卫生会》中雾、沤不同,雾、沤是形容词,是形容上焦、中焦之生理功能的。而窍、编将上、中二焦之形态与解剖部位结合起来了。上文我们在考亡()讲到小网膜后的网膜囊及网膜囊孔,这个“孔”就是“上焦若窍”。“中焦若编”我们不敢与《中藏经》中的“霍乱”相联。我国周代早有挂着敲击的乐器编钟,当今出土编钟不少,我们何不将中焦被古人形容为挂着的编钟呢!“中焦若编” 恰指中焦(大网膜)挂在胃大湾。根据班固等学者的意见:中焦腑是指挂在胃大湾下的大网膜无疑。

    3.4、定位三焦形态切不可超出“腑"的概念。

据息,赵棣华撰《中西医结合探脏腑》于1984年出版,提出三焦即胰脏之说以来,追踵者有之。且曲解“《白虎通》中焦若编”用《中藏经》“霍乱”,解之曰:“霍,大山、小山相互围绕的山形”,强解“霍乱就指胰脏,其形如编,杂乱无章”。四川古蔺县的王峰先生于2010年发表《试析内经三焦腑》,从甲骨文、金文、篆文之佳字形入手,考证焦由小鸟与火构形。此点不误。但作者从竖形之转释形后,断言:“ 可以表述或描绘人体脏器具有头、体、尾像小鸟形的一个器官形态。”又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三焦府的确定具有解剖学基础,是古代先民观察到人体内有一个像短尾鸟样外形特征的形态结构器官,……胰腺是《内经》六腑之一的三焦“腑”。从中西医结合探讨三焦生理功能,将上、中二焦的某些生理功能与胰脏结合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我们分析古人对脾的认识:古人将脾的解剖部位定位在“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可见,古人所说的脾,是指当今之胰位的胰。且在《内经》中,古人所讲脾之生理,多包涵当今胰的生理机能。因此,战国时期,胰()已属于“脏”了。为何古人在完善五脏六腑理论时,还要将属脏之脾()另说成“三焦腑”呢?!丛脏腑理论发展过程分析,三焦、胰脏学说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今天当我们站在较多史料面前,可以对战国消化生理之三焦理论进行梳理的时候,当我们在“胃上口”范围探讨三焦理论的时候;当联想到病邪“居肓之上,膏之下",当我们从甲骨文中,《说文》中都读到及“,气也”的时候,扩展了我们探讨上焦的视野;当我们思考“中焦亦并于胃中”,“中焦如沤”不知如何深化认识的时候,恰好读到《白虎通议》中讲“中焦若编”,因此,使我们认识到中焦如编钟一样挂在胃的下方。我们有望共识上焦即小网膜、网膜囊;中焦即大网膜了。

   关于下焦的认识,《营卫生会》讲下焦解剖部位产生了错位。本来“三焦”之生理定位在胃肠与相应脂膜对五谷之消化后的吸收、输布过程,下焦与“水”的关系,当指大肠,对大肠内食糜残渣中水分的吸收。但《营卫生会》将其解剖结构错位于“别迥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的右侧输尿管了。《灵枢·五癃津液别》亦说:“……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迥肠,留于下焦。"第三十一难也说:“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上述史料都将大肠之降结肠以下,吸收水分的生理作用全错位于当时解剖所见的右侧输尿管而与膀胱相连了。《素问·灵兰秘典》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历史上的认识错位,难道我们今天不应该澄清吗!

四、关于三焦与消化系统精微物质的输布—三焦实质求共识.

关于三焦解剖部位指腹腔油膜的认识,自《白虎通议》讲:“三焦者,包络腑也,……故上焦若窍……”后,明虞抟《医学正传》讲:“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涵乎肠胃之总司也,……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明张介宾《类经》:“……而三焦者,曰中渎之府,是孤之府……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

根据古人的一系列记载,用腹腔网膜系统分别探讨上、中、下三焦腑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可行的。用广义三焦说或将三焦器官释读为胰,后者混淆了脏、腑概念,缺乏可取的道理。

那么三焦腑是如何完成胃肠之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的呢?从《营卫生会》分析:古人认为“谷人于胃”后所产生之“气”直接输布至肺,并将此气分作营、卫二气,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随后引出了三焦之解剖,生理的论述。《白虎通议》说:“三焦者,包络腑也,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又指出“上焦若窍,中焦若编(编钟,指在胃下的大网膜),”两者比较,《白虎》讲的比较全面、深刻,认为:三焦腑是水谷之精微物质输布的道路,是营卫二气的起始传送的基础。在今天这些论述都可解清。古人对上、中二焦的生理功能都介定在消化吸收。现代解剖生理学认为是正确的。在胃肠内经消化后的精微物质的吸收、转运,都与胃肠静脉、毛细静脉、小肠绒毛、网膜淋巴系统有关。解剖学告诉我们:[13]淋巴系统是体液循环的一部分。在腹腔,消化系统的淋巴管在肠系膜内汇合成一条肠干,肠系膜的淋巴系统因小肠绒毛内的淋巴毛细管可吸收肠内的脂肪,其淋巴液呈乳白色。因此,小肠毛细淋巴管又称乳糜管,它参与腰干汇入胸导管。人体左右腰淋巴干及肠淋巴总干汇合成乳糜池,乳糜池是胸导管的起始部,在胸腔来至每侧头部等的淋巴汇聚于颈下的颈淋巴干;左侧的颈淋巴干进入胸导管颈部,由左静脉角区进入静脉中;右侧颈干汇入右淋巴导管,由右静脉角区进入静脉。简言之,在腹腔内的三焦腑完成精微物质的输布是通过腹腔各部网膜内之毛细静脉、各级淋巴管道的吸收后输布的。所以用脂膜、募原、腔子、大囊、大包说解释三焦都是可通的。《白虎通议》将“三焦”定名“包络府”,属于最早的“三焦”即腹腔脂膜说。

   五、小结

   1、澄清秦汉与消化生理有关的咽喉、脾(胰)、三焦解剖部位,对于阐释中医生理病理,发扬中医理论,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是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有关三焦(小网膜、大网膜、肠系膜)参加消化生理的吸收输布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3、有关肓与网膜囊孔的比较,请阅附件。人体解剖学、网膜解剖相关内容图示。

4、有关三焦之病理问题、治疗问题,可在此前提下另作探讨。

5、关于下焦之解剖部位,“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下焦,当膀胱上口”,等认识,虽与“下焦若渎”的意见一致。但汉代医家用“别回肠”、“注于膀胱”解释“下焦若渎”,肯定是一个误解。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肠中消化后,成为乳糜状物经升结肠、横结肠、进入降结肠,乳糜物中的水分在降结肠、直肠……吸收;这个功能由降结肠等的肠粘膜完成,再经盆腔内的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后,再经肾、膀胱排出体外。所以下焦的解剖部位应在降结肠以下的淋巴系统。

附:全国高等医药学院试用教材《人体解剖学》腹腔网膜图示

中国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一版、1981第五次印刷

1、小网膜是从肝门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可分为两部分,连接肝与胃小弯的部分称肝胃韧带。两层腹膜内包有胃左、右动静脉、胃上淋巴结及胃的神经等。它至胃小弯处,两层腹膜分别移行于胃前、后面的腹膜脏层,至胃大弯处两层又会合,移行于大网膜。连接肝与十二指肠上部的小网膜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该韧带内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其中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排列关系是:胆总管在最右侧,靠小网膜的肝固有动脉位于胆总管的左侧,门静脉居二者之间的后方。这种位置关系, 对手术时寻认上述诸结构特别重要。   

2.大网膜图(2105)恰象一个围裙,盖在腹腔脏器前面。大网膜由四层腹膜组成。前两层自胃大弯和十二指肠起始部向下悬垂至骨盆缘再返折向上至横结肠、横结肠的系膜和腹后壁的腹膜。大网膜虽由四层腹膜组成,但前两层和后两层分别相互愈着,不易再分离。仅在前两层与后两层之间留有间隙(居于网膜囊的一部分)。大网膜左缘的上部与胃脾韧带相移行,二者之间无明显界限。它的右缘向上连于十二指肠起始部。有时,大网膜的前两层和胃结肠韧带,特别是右侧半更常见。在这种情况下,自胃大弯至横结肠的一部分大网膜(两层)称胃结肠韧带,这时,大网膜中间的间隙已不存在。在距胃大弯下方一横指处,大网膜前层间可清楚见到胃网膜左、右动静脉及其吻合情况。它们并分别向胃和大网膜发出分支。大网膜内包含许多巨噬细胞,这些细胞常聚集在一起,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乳白色斑点,称乳斑。大网膜有重要的防御机能,当腹腔脏器有炎症时(如阑尾炎),大网膜可包围病灶,并粘着限制其蔓延,小儿网膜较短,当迂有下腹部的炎症时,大网膜则无法使炎症局限,故容易形成慢性腹膜炎。

3、网膜囊(2103)又称小腹膜腔,它属于腹膜的一部分,网膜囊前后扁窄,其前壁自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面的腹腔层和大网膜的前两层;其后壁是覆盖于胰、左肾上腺、左肾的腹膜和大网膜的后两层;上壁是肝尾状叶和膈下面的腹膜壁层;下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左壁为脾和胃脾韧带;右壁为网膜孔或温斯劳孔,该孔是由十二指肠韧带的游离缘、肝尾状叶()、十二指肠上部()和覆盖于下腔静脉前面的腹膜()围成。网膜孔是网膜囊与腹腔之间的唯一通道,可通过12手指,按照网膜囊的不同部位,又可把它分成几个区,在肝尾状叶、小网膜、十二指肠上部的胰头之间的部分,称网膜囊前庭,网膜囊的其余部分,又为包被胃左动脉的腹膜皱壁,即胃胰皱壁分为网膜囊上隐窝和网膜囊下隐窝,后者还可以包括大网膜内的间隙,因为网膜囊是一个盲囊。当囊内因感染而积液或积脓时(如胃后壁穿孔)。开始只局限于囊内,液体量增到一定程度时,方经网膜孔进入腹膜腔,这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一定困难。

()系膜

系膜(2106)是由两层腹膜构成其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系膜有: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等。

 1、小肠系膜()

 2、阑尾系膜()

 3、横结肠系膜()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