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 首 页 新闻中心 十堰要闻 县市区新闻 乡镇新闻集锦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 汽车·汽配 社会新闻 法制新闻 媒体看十堰 民俗文化 招商引资 武当道茶 人物风采
民俗文化网 首 页 民俗新闻 武当武术 史话武术 武术名人 武术图片 鄂西北民歌 民间戏曲 民间谚语 民间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汉水文化 房陵文化 我要投稿
诗经尹吉甫文化网 首 页 诗经文化 诗经研究动态 诗经与汉水文化 风雅颂研究 民俗与诗经 史学与诗经 宗教与诗经 社科与诗经 农学与诗经 诗经研究动态 人物风采 诗经新闻
《五十二病方》注补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秋实书屋 > 《五十二病方》注补译 > 正文

久(身)疕

发布日期:2014-05-21 21:34:20 作者: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155次

()

    [题解]疕,《说文》:“疕,头疡也”。《周礼·天官·医师》:“凡帮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郑玄注:“疕,头疡也”。身疕当指全身各部的溃疡。身疕题下收十四个治方,分别记载了一些典型临床表现,如:“疕毋名而痒”,“久疕不已”。“行山中而疕出其身,如牛目”,“露疕”等,不包括“践而涿()者”。上述特征既有与干瘙一致者,也有与病一致者,在病题下未见临床表现的记录,而本题之“行山中而疕出其身,如牛目”这一漆树过敏表现何等典型。“露疕”大约与湿疹相关。本题最后记录了足部冻伤的治疗。

    ▲第一治方

    [原文]身疕:疕母()名而养()1,用陵()()2熬,冶之,以犬胆和3以傅之。傅之久者,辄停三日4,三,疕已,尝试。令419

    [注补]    

    (1)()名:《考注》只用母,母应释为毋,本方与干瘙方第二治方一致。

    (2)()():参351行注。

    (3)犬胆:参326行注。

(4)“辄停三日”:辄,副词,即就,就停三日。以下之“三”指用药次数。

    [今译]身上患疕,痒而取不出名字者,取菱芰熬后粉碎为末,用犬胆调和后敷之,敷的时间过于长了,就立即停敷三天,大约经过三轮,疕病就好了,此方试用过,患无名痒疕者,就这么办。

    ▲第二治方

    [原文]疕,葵,渍以水,夏日勿渍1,以傅之,百疕尽已420

    [注补]

    (1)“夏日勿渍”:当指夏天的嫩葵,当切细后,用手指揉之,即可出汁,故不必用水渍。

    [今译]患了疕病,取葵,钿切,用少许水浸渍后敷在疕疡处。如为夏天,将嫩葵细切后用手揉至汁出,敷在疕疡处。治各种疙病都有效。

    ▲第三治方

    [原文]以黎()卢二,一,豕膏和,而1以熨疕421

    [注补]

    (1):古字词书均不载,疑为索之抄误。《庄子·外物》:“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小尔雅·广诂一》:“索,取也”。

    [今译]取藜卢二份。署石一份,均粉碎为末,用猪膏调和备用。患了疕病就取准备好了的药熨疗疕病。

    ▲第四治方

    [原文]久疕不已,乾夸()1,渍以傅之,已422

    [注补

    (1)“乾刳灶”:分析句式,干;形容;刳:意为剖割,动词;灶当为名词。依渍以敷之,疑灶指灶末灰。参57行注。

    [今译]长期患疕不愈者,可从灶突内将灶末灰干刮下,用水调和敷在疕疡处就可以了。

    ▲第五治方

    [原文]行山中而疕出其身,如牛目1是胃()2423

    [注补]

    (1)正常人到山中做事时,可导致身上痒,起水泡:大如牛眼发亮。实为漆树过敏。

    (2)“是谓日□”:日,指太阳,“日某”为病名,古人认为这种病与太阳有关。

    [今译]有一种疕病的发生,如正常人到山上去做事,可以出现身体某部痒,起水泡,水泡大到如牛的眼睛一样,发亮。俗称与日光有关……。

    ▲第六治方

    [原文]露疕1:燔饭焦2,冶,以久膏和傅4243

    [注补]

    (1)露疕:可两解;其一,润泽,《诗·小雅·自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陈奂传疏:“英英然白云下露()润彼菅之与茅()”。露疕。指伤部分泌物较多,相当于湿疹之类。其二,显露部位之疕,如面部手部漆疮。本人倾向于湿疹之类。

    (2)饭焦:《马王堆医书考注》释为锅耙。《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锅焦。《本草纲目拾遗》卷八,“锅焦,亦名黄金粉,乃人家煮饭锅底焦也”。

    (3)久膏:陈放多年的猪膏,参132行注。

    [今译]患了湿疹一类的露疕,可将锅粑烧焦为炭,粉碎为末,用陈放多年的猪膏调和后敷在露疕处。

    ▲第七治方

[原文]425

    ▲第八治方

    [原文]以槐东鄉()本,枝、叶1、三()2,以汁426

    [注补]

    (1)槐:即槐树,取槐树东方方向的根、枝和叶各若干,洗净后备用。

    (2):应释为汋,三汋即三沸,参176行注。

    [今译]患了身疕,取某槐树东方方向的根、枝、叶各若干,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三沸,用药汁……(可能为洗敷)

    ▲第九治方

    [原文]其祝曰:“浸虫,黄神1在灶中。口口远,黄神兴4272。”

    [注补]

    (1)黄神:308行祝词中有黄神。参《马王堆古医书考释》550页,解释有三。

    (2)祝由词未完,不知后文还有没有治法。

    ▲第十治方

    [原文]涿()1:先以黍潘23洒涿(),即燔数年陈藁,其灰4,冶5傅涿()。已傅灰,灰尽渍6口口口428摹以捚去之7。已捚,辄复傅灰,捚如前8。虽久涿(),汁尽9,即可瘳矣。傅药时禁口口口口429尝试,令430

    [注补]

(1)涿():冻伤。《说文》:“瘃,中寒肿也”。《汉书·赵光国传》:“手足皲瘃”。颜师古注引文颖:“瘃,寒创也”。

    (2)黍潘:《说文》:“潘,渐米汁也”。黍潘,粟的淘米水或粟米汤。

    (3)孰即熟,将淘米水加热。

    (4)缺字补“取”。

    (5)缺三字,试补“藁灰以傅瘃”,与后文反复用灰一致。

    (6)“灰尽渍”:干灰撒在冻伤上,灰被湿透。

    (7)摹:抚摸,捚(zhai):用手掌托起。《改併四声篇海·手部》捚引《川篇》:“捚,掌擎也”。“摹以捚去之”用手掌将湿灰揩去。

    (8)捏如前:指“复傅灰”后,如果灰又湿透了,再用手掌揩去。

    (9)“虽久瘃,汁尽”:虽冻伤时间很长,只要没有分泌物了。

    [今译]患了冻伤,先用粟米汁煮热洗伤,再燔烧陈放数年的藁,取其灰一堆,将藁灰粉细用其敷冻伤处。已敷上的灰,全部被湿透了,用手将湿灰揩去,再用藁灰敷上,如敷的灰湿透了,还是用手掌将湿灰揩去,虽说是长久冻伤不愈,将分泌物汲尽以后,冻伤就可以痊愈,敷药时要禁……这个方剂试用有效,冻伤的治疗就这么办。

    ▲第十一治方

    [原文]()冻土1,以熨之431

    [注补]

    (1)冻土:空气温度降至零度,使泥土中的水分冻结所结成的土称冻土。现代将冻土分为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冻土土质疏松,吸水与贮热性能较好。

    [今译]身躯患有冻伤的病人,可以将冻土蒸热,用蒸好的冻土进行熨治。

    ▲第十二治方

[原文]以免产12()()432

    [注补]

    (1)产:即生。

    (2):原始脑字,参严健民《中国医学起源新论》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163169

    [今译]冻伤以后可杀兔子一只,取兔的脑髓涂在冻伤处。

    ▲第十三治方

    [原文]1()2以封之433

    [注补]

    (1)咀:咀,古中药粉碎方法之一。

    (2)(xie):即蕌头苗叶,参78行注。

    [今译]患了冻疮后,用咀方法将薤咀细,涂封在伤口上。

    ▲第十四治方

    [原文]1而涿()者,2,燔地穿3,而入足4,如食顷,而已。即5葱封之,若6()葱熨之434

    [注补]

    (1)践:赤足。《汉书·文帝纪》注:“践,跣也”。《说文》:“跣,足亲地也”。足亲地即赤足。

    (2)涿:即瘃(zhu),《说文》:“瘃,中寒肿。从,豕声”。《汉书.赵充国传》:“将军士寒,手足皲瘃”。文颖曰:“瘃,创也”。“践而涿()”,指足部冻伤。

    (3)地穿:《牝痔》第三治方“穿地深尺半”。指挖一个深一尺半的地穴,“地穿”即挖好了的地穴。

    (4)“践而涿()者,燔地穿而足”:指烤炙疗法。与后世炉烘疗法同。

    (5)葱封之:缺字参《身疕》第十二治方“咀薤”补“咀”《灵枢·寿夭刚柔》:“凡四物,皆咀”。“咀葱封之”组成承上起下句。“咀葱封之”即将葱咀烂,敷在伤口上。

    (6)若:或者,《痉病》第十七治方,“燔芻若陈薪,令病者背火炙之”。

    [今译]治疗脚冻伤的方法:挖一个大小适中的地穴,将地穴烧热,把冻伤的脚放入地穴内,悬空,穴口要用衣服盖好,用热气进行熨疗。过一餐饭的时候将脚抬出来,再用咀烂的葱敷在冻疮上,或者用蒸热的葱进行熨疗。

上一篇:蛊者
下一篇:干骚(瘙)
Copyright © 2013-2020 秦汉医学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路太和医院 联系人:严健民,刘伟 投稿邮箱:3870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