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1-15 14:11:22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3791次
该文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于2013年收入《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文集》,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
【摘要】《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观、阴阳理论源头何在?在传统文化中阴阳属易学范围,与太极文化有关吗?我国易学早有“日月为易”之说,又有“太卜掌三易”。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其实《连山易》《归藏易》属远古民间口头文化传承。《古三坟书》辑《连山易》一卷,清·马国翰《玉涵三房辑佚书收载〈连山〉〈归藏〉,马国翰讲:“《连山》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原来马氏与周秦学者一样,将远古之《连山易》看作与卦爻相关的《周易》,远古《连山易》之历法本意,全被曲解了。本文依我国考古史料、传统文化史料,对《连山易》《归藏易》的诞生进行了揭示,阐释了我国远古先民们分别在他们的居住地选某一固定观日点,每日观日东升西沉、南往北来位移,并用摆石法记之,经长期观察积累,认识到太阳视运动南往北来、周而复始规律,创作了最初的历法理论——《连山易》。先民们又在《连山易》基础上(已包含二分二至即“日行三道”的认识)思考如何将一岁寒暑、物候之渐进性变化规律表达出来。当伏羲氏们在观日实践中用“圆”代表、记录太阳视运动规律时,将日夜时间长短均等、气候平和的时间定为春分、秋分,并将春分、秋分作一水平直线时,“天地定位”观诞生了,这条“天地定位分界线”被后世命之曰“太极线”。“太极线”之上为天,为阳;之下为地,为阴。为进一步表明寒暑、物候的渐进性发展规律,先民们又将“太极直线”演绎作“太极曲线”,演绎作“太极图”,由此《归藏易》诞生了。这就是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太极文化,成为医学理论天人合一、阴阳观念的源头。
我国远古民间口头文化传承过程中,可谓包罗万象,凡中华先祖们能想到的都有神话故事的产生。如关于宇宙的形成,有盘古开天辟地;火的发明有燧人氏;有巢氏创造房屋;神农氏始尝百草;涉足于天文、历法者,如伏羲作八卦(创八月历法),女娲补天(补历法中的“四立”)……无不反映了近万年来中华先祖们的聪明才智。在上述的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的故事,产生于6500年前,已有河南濮阳出土M45号墓、《淮南子·览冥训》等可证。当远古先民们在长期利用不动的远山景物作参照,在选好的某一固定位置朝朝东观日东升位移,夕向西观日西沉位移,在发现这位移南往北来、周而复始规律后,得出“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结论,逐渐产生“岁”的概念,这就是最初的历法理论。当原始历法理论中二分二至理论建立后,如《淮南子》追记:远古颛顼部族的不周山上有观日(用蚌塑法)记下天柱(四维),被与颛顼争夺帝位的共工怒触不周山破坏“天柱”后,造成农时和社会的不安。住在云梦泽西南竹林山上的女娲氏族的首领女娲知此消息后,东巡为之补天(补四维即重建四立),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潜藏其中。所以中华远古许多神话故事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的源头、根由。每一神话故事产生以后,又有后来者进行再创作、再补充的合理部分。但多有失传,失传的原因众多。
历史发展至商周,在文字创作以后,周代的学者们已可用文字从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中追议相关史料并撰著成册,《尚书·尧典》《山海经》等问世就建立在此基础上。相传,尧帝为改善民众生活“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分命羲仲”,和仲、和叔分别“宅南交”“宅西”观“纳日”等有关物候,希望达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是周时的天文历法理论)“敬授人时”,保证农事的正常运行。然而《尧典》的作者,未弄清远古先民怎样观测到“日出”“纳日”的基本方法,只能将周时所有历法理论“日中星鸟”“日永星火”“宵中星虚”“日短星昴”等一系列与星有关的历法知识一并收入,使我们感到作者在《尧典》撰著中存在捕风捉影、囫囵吞枣现象。周时的“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理论,在此变成了没有合理源头的神秘故事。这一结局令人寒心。西汉淮南王刘安邀集门客、学者共撰《淮南子》,《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此一结论,同样未见源头,与《天文训》中“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等等天文理论格格不入。如《览冥训》中“黄帝治天下……一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未作交代。还有“天尊地卑”(系辞)、“天地定位”(说卦)包含着什么样的概念?对于两周至两汉的学者们从民间口头文化中抢救撰著的相关史料我们十分感谢,没有理由责备他们的不足,我们的责任在于从早期传统文化中,从当今相关考古史料中,寻找与早期历法理论相关的知识,进行一一探讨,澄清早期易学中与《连山易》(日月为易)《归藏易》(潜藏太极文化)的相关联系。探讨中医理论天人合一、阴阳更替、周而复始之源头。
一、关于“日出六山”“日入六山”的重组原则
在探讨我国远古天文,历法起源时,《尚书·尧典》《淮南子·天文训》不可忽视,战国秦汉学者们从民间口头文化传说中追议撰著的《山海经·大荒东经》《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日出六山,日入六山”也是我们必须探讨的。特将“日出六山,日入六山”重组图示(图15)列出,本图重组之指导思想如下:
a.《山海经》追议之“日出六山,日入之山”均汇集于秦汉之际,基本反映了先秦民间以远山景观日创历法理论的尝试。陈久金先生在《天干十日考》[1]中列出《山海经》日出日入之山图,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参照陈先生用圆图重组之。
b.两周至两汉,我国相关古文献在地理方位置图认识上,从左东右西、上南下北说,并配以连接南北两极的子午线规则。本图制作中依此原则。冬至节布于北方子位,春分在正东。
c.《大荒西经》“日入六山”依袁珂意见不变[2],如玉门在北,龙山在玉门南,故玉门属于“日入”之最北的山。“日月山”在原文中强调“天枢”,我理解此山与二分线(赤道、太极线)有关,“枢”指古代门的转轴,“天枢”即赤道是日南往北来的起止点,故布于龙山以南的秋分点附近。
d.《大荒东经》原文混杂。袁珂排日出山次意见不可取。本图在重组中,依“大言山”前文有“东南隅”,因此布于南。袁珂注“日月所出山之二”的合虚山布于“大言山”北。原文在“有司幽之国”后的“明星山”,根据“幽”的概念,应属于东北方之山,这是本图将明星山调至东北方的根本原因。袁珂注“日月所出山之四”的“鞠陵于天山、东极”,原文中有“东方曰析”,应排于东方“合虚山”之北。关于“东极”,大约与春分点(赤道,太极线)有关,与天枢意同。袁珂主张“猗天苏门”为日月所出山之五。考虑“猗天苏门”乃“日月所生”,因此我们同意陈久金先生用“摇群羝山”代之,此山“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强调“日出”。但陈氏日出入六山置图方位上采用右东左西、上北下南,与周秦制图方位观念不同,我们不取。
e.在《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讲的是太阳南往北来于东六山、西六山的全过程。然而,日往复于十二山有两种分析方法:第一,依第一山至第六山山峰为界,山下有五个山谷,可以讲,日东升西沉、南往北来于十个山谷之间,释宜解释十月历法。第二,每一山都由四面的坡与峰顶组成,依东升为例,当太阳从明星山北坡起步运行至大言山的南坡再返回明星山北坡时,太阳在往返运行中经历了十二座山峰,因此,本方法适用于解释十二月历法。
《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与《连山易》《归藏易》有什么关系?此文以求尝试。
二、揭开《连山易》的原始面目
关于《连山易》的创作年代、内容及其作者,在民间远古文化传承中,诸说难于求一,反映了《连山易》的悠久史。《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说,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周礼·筮人》亦云:“筮人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另有:“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亦有:“《连山》为神农所作,《周易》为伏羲所作。”《连山易》的作者,最常见曰“宓曦之易”。此说多用《系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作证,乃两周之追记。在传统文化史料中,还有学者讲:“《连山易》以艮()卦为首,艮即山,两山相重,山山相连,故曰《连山》。”此解似有一定道理,但仍出于先周之后,当是有了爻卦以后的追议,很难反映远古《连山易》的真容。
我个人虽于1982年走进《黄帝内经》后,拜读过一些与易学相关的资料,但一知半解。1984年我搬新家后,于1985年春至1986年夏利用西凉台观日落山位移变化,曾取一点实测正南北方位,参照西远山景观日落位移,并记于专用纸上,发现5天前日落于某山南坡下,5天后日落已向北移至该山腰了(1984年5月)。原来《淮南子》讲“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是先民们利用远山景观日东升西沉、南往北来位移得出的结论。但我在观日落山时,只属好奇,并无任何目的。1986年以后,这张观日落山图不知去向。2003年底,在清杂物时,发现此图。2004年将此资料与《灵枢·九宫八风》结合,完成“九宫八风远古历法说”,被陶广正、柳长华收入《医论集锦》中华医药学会2005年版,第94页。该文基本阐释了我国远古历法的某些内容。但对“九宫图”中日南往北来说法有误。对于《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及《连山易》均无资历探讨。
直至2010年完成《经脉学说起源,演绎3500年探讨》之后,将《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十七讲》摆上日程,常考虑天人合一在原始中医学理论体系占怎样的地位。2007年,在先后完成《试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昧谷观日西沉之远古历法说》《大一、太极、元气考》后,与《连山易》相关的一些问题总难从眼前拂去,不知不觉走进这一难题,已一年有余。近两月来,希望能集中时间探讨《连山易》与远古天文、历法相关的一些问题,实在有点自不量力。
现代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在地球观日视运动时,将地球划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均距赤道线23°26′;南北回归线相距46°52′。换句话说每年冬至(日在南回归线),太阳从南回归线运行至北回归线(夏至)时,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了46°52′;如再从北回归线运行至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南往北来一周,运行了93°04′。远古先民不可能掌握这类知识,先民们观日运行的奥秘在《连山易》中。
我曾想:远古先民们在观日东升西沉位移变化过程中是怎样记录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结绳记事”之说,此一方法应该在发明了采用植物长纤维纺绳之后,再者“大事记大结,小事记小结”只有结的大小之分,没有其他形态可以表述。此传说用于观日南往北来,不可思议。30年前,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发现6500年前的M45号墓(图1),该墓在墓主人左侧用蚌壳摆塑龙,在右侧摆塑虎,在龙虎的外侧再分别随葬一个殉人,在墓主人的北方(脚下方)随葬一个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先生研究后说:墓主人正东正西随葬的两个殉人,代表司掌春分和秋分的神,南边的半圆形轨道,就是春分和秋分的日道。[4]濮阳先民于6500年前摆塑的二分日道图,反映了那时的天文星象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濮阳先民采用蚌塑摆出一定的图形给我们的启发是:我国远古先民,如伏羲氏族、女娲氏族,在选好的一地每日朝朝东观日东升,夕观日西沉视运动的过程是可用顺手捡起的小石块在固定观日点的东、西地面摆塑出相关图形记事的。因此,我设计了“逐日观日东升西沉分别摆石图(图16)。在此图中,春分、秋分连线(赤道),一日日道线,日东升西沉往复线用石块摆出,一目了然,但在日东升西沉线的摆石中,不仅每日必摆(包括雨雪天),而且存在数的重要内容。如每日依东方远山景作参照观日出点,必须在固定观日点东方地面摆一石于日出点与固定观日点连线上,记下当日日出点。依同法夕朝西观日落点记之。由此积累日出、日落资料,必然发现:日从极南回到极北,又从极北返回极南,周而复始。对此他们可能想到:日在极南,我国中原十分寒冷,草木凋谢;日在极北,中原地区进入暑热,草木繁茂;当日出入于正东、正西,天气平和。这才是远古先民首先得出“岁”的概念。又将“一岁”分作春夏秋冬的认识过程。与此同时,经多年总结,得出日南往北来一周用石365或366块,由此又强化了“数”的概念。先民们在“数”的认识过程中,认识到十位数,创十进制;认识到百位数,创百进制;他们的思考范围很多。本来先民们在长期观日东升西沉的认识过程中,早已产生白天、黑夜、上天下地、天阳地阴观念,又在人类生活中,在畜牲驯养繁育中总结出公母概念,还有生活中的水火概念。从《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及濮阳先民遗存的蚌塑二分日道图,伏羲部族遗存的“双龙古太极图陶钵”(现珍藏瑞典远东博物馆)综合分析: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各族先民们已依“岁”为单位分别探讨八月历、十月历、十二月历法了。现在依陈久金的《阴阳·五行·八卦新说》[4]中有关“十月历月名”介绍:“小凉山彝族十月历以夏至和冬至为夏冬两个新年,两个新年之间各占五个太阳月,相邻的两月又分别用公母称之,用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变化关系。”陈氏指出:“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到启发:中国最古老的十月历月名,是从《洪范》水、火、木、金、土学来的。从夏至新年开始,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到冬至新年,再分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又回到夏至新年,一年十个月,分别配以公母,便成一水公,二火母,三木公,四金母,五土公,六水母,七火公,八木母,九金公,十土母。”在上文中,一、二、三、四、五……属古人研究十位数的重要内容。《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被誉为《河图》。郑玄注曰:“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又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由此总结出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此说完成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根据陈氏的研究,我们列出“彝族五行河图十月历法月名图”。
1.关于《连山易》与十月历法的关系
在此图中,一三五七九为天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但《河图》又说明,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六七八九十是成数。假如用《山海经》日出入五个山谷给十月历命名,亦可以从北方冬至之山谷起,用水火木金土为之命名(图15)。从《连山易》实质讲:夏年即夏至年(依日出六山计),东北方的明星山与壑明俊疾山山谷属水月,壑明俊疾山与摇裙羝山山谷属火月,类推。从冬年即冬至年分析:大言山与合虚山山谷属水月(六月),合虚山与鞠陵于天山山谷属火月(七月),春分、秋分属木月(三月、八月)。所以易学早期《连山易》属名副其实的“日月为易”,它是远古先民探讨原始历法理论的产物。其实施方法是:选一固定观日点,取东西远山景作参照,分别观日东升西沉点,取小石块摆于固定观日点东西方日出入点连线的地面。如此常年观日记之,周而复始,必然逐步提高对日运行南往北来规律的认识,逐步产生“岁”“二分二至”“四维(四立)”的原始历法理论。采用山山相连之远山景作参照观日南往北来位移规律创原始历法理论,就是《连山易》的全部奥秘与原始面目。
2.关于《连山易》与十二月历法的关系
关于《连山易》与十二月历法的关系,我们只能从女娲氏族观月视运动及《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览冥训》《论衡·谈天》等史料进行探讨。我们理解生活于云梦泽西竹林山上与濮阳颛顼氏族处于同一时代的女娲氏族的观日、月运行的独到认识。由于女族首领的生理特征,她们每月都要流经血。当她们注意到自己流血好像与天上那个(月)亮球的圆缺存在关系,后来又进一步认识到:有些人在(月)亮球盈时流血,有些人在(月)亮球亏时流血;当她们经长期观察,认识到(月)亮球盈亏为二十八天至三十天,女人们流血也多为二十八天至三十天时,女娲氏族的先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月”的概念,将天空中那个亮球叫“月亮”,首创了一岁十二月的原始历法理论,被传统文化中称为太阴十二月历法,每年355日,其余天数作为“节日处理”。当进一步认识到可将太阳历、太阴历合而置闰的时候,便出现了一年13个月的闰年,就是甲骨文中的13月及老子讲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置闰理论。春秋时期,在阴阳合历中推算出十九年七闰,被孟子颂之曰“千岁之曰至,可坐而置之”。
用“日出六山,日入六山”与十二月历法相配,即前文讲到的用六座山峰作月的标志。即当太阳从明星山北坡下起运行至明星山与壑明俊疾山之间的山谷时,代表一个月,下一个月再从壑明俊疾山北坡向南运行至该山南坡下的山谷,代表第二个月结束,直至运行六个月至大言山南坡下山谷止。太阳再从大言山南坡向北运行至明星山北坡,历经六座山峰,完成下半年的“北来”位移。这就是《连山易》与十二月历法理论的关系。女娲氏族最早的十二月历、月名,可能用一二三四……十二月命名,后来才改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作月名。按照传统文化中相关史料与濮阳蚌塑二分日道图分析,6500年前的颛顼部族,已建立“四维(四立)”。假如用日出六山峰配四立,则壑明俊疾山山峰处于立春、立冬;合虚山山峰处于立夏、立秋。关于十二生肖的建立,则可以从女娲为颛顼“补天”(重建四维)后,为安抚依禽兽命名的小部族,女娲建议:用颛顼已有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十二部族作为月名,借以安抚小部族,达到“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的目的。所以十二生肖最初用于记录十二月月名,应在颛顼部族探讨四维及女娲补天之时就采用了。
但是,在女娲部族、颛顼部族采用六连山创二分二至、十二月历法时,尚未想到“天地定位”“天阳地阴”“天尊地卑”等问题。然而,与他们同时代的伏羲部落,采用八月历法。《天文训》中“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春分四十六而立夏……”反映的就是八月历法。当他们在天圆地方说思想指导下,将“阴阳气均,日夜分平”的春分、秋分画于圆的直径水平线时,“天地定位”观建立起来,太极文化观念诞生了。由此引出了《归藏易》的诞生。
三、揭开《归藏易》的原始面目
我国远古天文、历法与易学,都是探讨太阳对地面物候影响的,它们的起源紧紧联系在一起。假如仅从河南濮阳M45号墓蚌塑二分日道图算起,已有6500年的历史了。推而议之,当人类进入新人(晚期智人)时期,即4万年前获得了远事记忆能力,可以积累相关知识,开展最为一般推理判断,逐步认识到地面上的寒来暑往、万物萌藏与天空的那个火球存在一定关系。我国生活于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存的燃烧灰烬,证明他们已学会了保存火种,甚至有可能学会了人工取火,因为这是他们抵抗风寒的需要。山顶洞人还发明了骨针,可以利用丢弃的兽皮缝制衣服御寒。我曾提出:“在山顶洞人中,有一部分人对日、(月)亮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已知日出和白天,日落和黑夜的关系,已总结出暖萌、冷藏两个季节概念”。[5]
我国远古先民对“日”的关注还遗存有文字。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陵阳河、诸城先后发现了6300年前陶尊上的文字四件(图17),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它们很可能是用来祭日出的礼器。[6]这证明我国东方之域的先祖们关注到“日”与地表物候的关系。其实陶尊上的,同样表明日出六山的认识,只不过《大荒东经》的日出六山代表了我国西北先民们的创作,而山东的,则反映了东方之域先民们的创作。两者分别证明了6000年前我国广袤地域的先民们都关注到“日”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但在《连山易》时期,先民们还未提出“天地定位”,还未创“大一、太极”理念,还未进一步推导日往复于东六山、西六山过程中的较深层次的含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日出入之山,如“日行一度,以周于天,日冬至峻狼之山……日夏至牛首之山……”与《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山名不同,《天文训》在“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之后,未解“日,五日不见,失其位也”的原因,而是转入解释一日之晨至黄昏所经历的一个白昼的地标名称,如“桑野、昆吾、悲谷”等,至黄昏“日入虞渊之汜”。这些地名,与《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均不同,好似取全国各地的名山议之,看不出某一固定观日点。从《山海经》“日出六山,日入六山”山名分析:玉门、龙山、天山、旸谷(咸池),都属于伏羲氏族活动范围的西北地带。因此,我们思考《山海经》中的“日出六山,日入六山”,可能就是收藏的伏羲氏族们观日东升西沉的部分史料。《系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应该是选一固定点后,朝依东六山为参照观日东升,夕从西六山观日落山位移,当包羲氏族们在长期观日过程中掌握了“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之后,对于“岁”的认识已经确立。当考虑岁分作寒暑定季节时,他们从“俯侧观法于地”分析地表物候,提出山泽、雷风、水火等概念,深化对天地关系的认识,于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被概括出来。“天地定位”就是决定天和地的存在,被表述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为早期日月为易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天窗,为伏羲氏族创八月历月名创造了可能。当代学者江国樑根据相关史料补创“天地定位圈”[7] (图6),揭示了天和地的本质。当先民们根据一年寒暑更替,自然物候之春萌秋杀的渐进性发展规律,将天地定位直线演绎出太极曲线“”,演绎出“太极图”后,在“太极图”中潜藏着日月往来、分至启闭、春萌冬藏等许多信息,为创《归藏易》提供了可能。只不过江氏“太极图”将阳鱼头设计向下向左。假如将此图按传统太极图子午线要求,即鱼头左旋90°,则左侧阳鱼头向下,阳气太重,不能说明“子,冬至,一阳初生”,不适用“日出六山”反映的日从明星山北坡逐渐位移至大言山南坡下(夏至)的阴阳气息渐进性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将江氏的阳鱼头向下向左改作向上向右(图12甲),再将此图作左旋90°,得图12乙,此即传统阴阳太极图。在此图中,阴阳曲线为“”[8]。将此图配以伏羲族的八月历月名,可得“太极先天八卦归藏图”(图18)。
我理解《归藏易》中强调的是“藏”,强调的是“日”在南往北来视运动中潜藏着寒暑渐进性变化、阴阳渐进性变化、四季物候变化过程。《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界定了“魂”。“魂”是什么?在传统文化中,魂即灵魂。与《归藏易》内涵不一。西汉经文易学家京房撰《京房易传》三卷,指出:“魂,阳物也,谓乾神也。”是指天地之精气的晷影。北魏易学大师卫元嵩撰《元包经》解归魂游魂之理。《伍剑禅与章太炎论易卦归魂游魂书》指出:“古说日光的阴影称为魂,魂就是晷影的代称,于地面一年往来赤道二次,前为春分,后为秋分。夏至日游极北,自是之后,渐次南归,名曰北回归线;冬至日游极南,自是之后渐次北归,名曰南回归线,皆须经过二分之点。往来循环不已,易学上名归魂、游魂。”[9]伍、章二氏为我们解“归魂、游魂”指明了思路。《中国医易学》第81页指出“归藏者,黄帝之中天易也,首坤,坤为地,万物莫不归藏于中也”。《中天易》《元包经》均首坤,意见一致。邹学熹还采用十二辟卦等演绎归魂、游魂,都有一定道理。只是上述诸说,均在爻辞六十四卦之后的解说,与远古原始易学即由《连山易》演绎为《归藏易》不同。远古如伏羲氏族的先祖们,当他们利用固定观日点,从东六山、西六山分别观日东升、西沉位移变化规律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石块在固定观日点东、西方地面摆出日南往北来的往复线,在这一往复中,二分连线成为往复线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当日从二分线(赤道)向南、北回归线移去,叫游魂;当日从南、北回归线向二分线移来,叫归魂。与章太炎先生“自是之后,渐次南归,名曰北回归线;冬至日游极南……”意见完全一致。这里涉及春秋学者对二分连线的认识。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老子在此虽未讲明这一认识的来源,“昔”字表明,其实质讲的是,当时口头文化传说中的“天地定位”的认识,在“天地定位理论”中,春分秋分连线即“一”,将天地分作上天下地、上阳下阴,故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解“道”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里的“大”亦与“天地定位图”中二分连线“一”存在渊源关系。在《道德经》中“一”“大”是分开用的。至《庄子·天下》则讲:“至大无外,谓之大一。”《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孔颖达疏:“大一,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孔颖达点明了“大一”与天地定位图有关系。所谓“元气”是指天地定位图演绎作太极图后,太极图的中心点就是“元气”所在之点。《庄子·天下》还将“大一”解作“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谓之太一。”《史记·天官书》中的北极星叫“太乙”,称为“太乙常居之”。“太极”一词,首见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为天地定位图演绎为太极图奠定了基础。所以,大一、太极线就是天地定位的分界线,就是二分连线(赤道)。在视运动中,日从太极线向南北回归线移去,叫游魂;日从南北回归线向二分线(太极线)移来,叫归魂。如此往复,周而复始,这就是远古原始《归藏易》的实质,它潜藏着一年四季寒暑交替、万物萌发渐进性发展的自然规律。
关于太极线的神秘感,我拟再作揭示。当我们站在我国中原地带地表的任何一点,只要不与太阳南往北来发生关系,你所站的那一点就与太极文化无任何关系。只要站在我国中原某一点探讨太阳视运动规律,你所站的这一地点就与远古太极文化密不可分了。因此,我理解:“我在太极之中,太极在我心中。”正如邵雍指出:“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因为你站立的这一点就在二分连线上,就代表赤道,就是天地定位的分界线。这是邵雍将此点命名曰“天地之心也”的根本原因。太阳从此点南往北来,产生二分二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先民依太阳视运动建立天地定位观后,游魂、归魂的认识便产生了。远古历法理论中的《归藏易》中所有知识就更好理解了。
自《连山易》《归藏易》问世以来,中华先祖们便在太阳系、地球北半球这一自然环境条件下和谐生存,不断创建中医理论与养生理论,天人合一整体观必在其中。
2012年7月10日于秋实居
参考文献
[1]陈久金:《天干十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7卷1988年第2期,第119-127页。
[2]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探索·发现》栏目组:《考古中国》二“濮阳星图之谜”,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4]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新说》,自然科学史研究5卷1986年第2期,第87-112页。
[5]严健民:《中国医学起源新论》,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6]邵望平:《远古文明的火花、陶尊上的文字》,文物,1978年第9期。
[7]江国樑:《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鹭江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8]严健民:《远古太极图“”曲线探源——论天地定位图演绎作太极图》,中华医史杂志47卷2012年第1期,第38-40页。
[9]邹学熹、邹成永:《中国医易学》,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82、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