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8-23 22:24:36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451次
开篇词
在第一篇中,我们围绕中医学思想萌芽从多方面展开讨论,曾根据考古史料将思想萌芽史追到8000年前贾湖先民遗存于龟甲上刻文(目),理解贾湖先民已在既往民间口头传承文化中注意到五官生理的探讨。这一思想,经数千年的传承,于广汉三星堆时期,三星堆先民演绎作“凸目文化”,殷商甲骨文字学家们在依类象形原则下创作甲骨文,在与人体解剖、生理有关的文字创作中做了许多工作。如甲骨文中突出心藏解剖,创心主思维及心藏底部的经脉(血管)调节论,又探讨脑主思维,创作出一个思()字,尤其在甲骨文中反映目()的文字形态多样,又依,创作出见()等字,反映了中医学思想探讨中的多元性。两周时期,在原始口头文化传承及相关追记史料中,人们仍在思考目中眸子(瞳人)的神秘(眸子即目中有瞳人)。创“目论”(目主思维),强调:“命门者,目也。”似乎强调是眸子在主思维。但是两周先民总结出:“目能见其毫毛,而不能见其睫”,认识到“目”不能看清身边的事物,成为春秋先民否定“目主思维——目论”的证据。所以近8000年以来至2000年前,我国先民对于人体思维功能的探讨,可谓思绪万千,促进了人们对人体思维功能的漫漫求索之路。是殷商先民分别探讨了脑、心主思维问题,最终确立了“心主思维”及“经脉(血管)调节论”,影响中医事业3000余年。
现在当我们探讨原始中医学理论起源之根由时,使我们很自然的想起了七年前贲长恩教授等发出的呼唤中医形态学研究呼唤与时俱进。
从今本《灵枢》《素问》及相关子书中挖掘与中医基础理论有关的人体脏器形态解剖学史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