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6-20 22:08:15 编辑:刘玲 来源:秦汉医学文化网 点击率:4759次
我们的祖先们早于3000多年前就探讨脑机能了。在甲骨文中,造字者根据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不由自主地用手抓后脑壳的行为表象创作了一个“思”()字,便是我国殷朝探计脑机能的证据之一。秦汉时期的医学家们,在经脉理论的探讨中,对颅底经脉进行了多次解剖观察,将其结果收录于《灵枢·大惑论》、《灵枢·寒热病》等篇章中,井依颅底经脉(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动脉环、视交叉)创蹻脉与维筋相交理论,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临床发现的“伤左角、右足不用”的病例《灵枢·经筋》。先秦学者们的聪明才智创作的丰富史料,激励了我对人脑机能产生了兴趣。并研究《内经》等资料,于十数年前完成论文6篇,在此收入第一篇:殷商至两汉先民们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又在奎书中深入浅出地利用生理知识、足太阳膀胱经脉调节理论,从多方面解释了人脑的生理、病理,在某种程度上普及了古老的脑科学知识。
还有一个机遇就是:1990年起,世界各国启动了“脑的十年研究计划”,此间报刊先后发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文章,翻译出版相关书籍,开阔了我的学习眼界。“脑的十年”中心是要探讨记忆、思维问题。有资料在探讨“长期记忆”机理时,提到了突触记忆、海马记忆及“记忆基因”等,反映学术争鸣的浓烈。细思之.前者忽视了人脑皮层进化的必要性。而“记忆基因”的提出,毫无疑问是与“基因热”分不开的。但是,“基因”所带的生命信息是可以遗传的,而现在用“基因”来解释长期记忆,那么父辈学习记忆的知识可以遗传给子代吗?我体悟到了“记忆基因”概念的荒唐。并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记忆可导致神经元内蛋白质增加,提出了在DNA双螺旋链上编码着“记忆核蛋白”的可能性。即将“记忆基因”改作“记忆核蛋白”.克服了记忆载体概念的混乱。在参阅《神经科学前沿》、《神经科学百科奎书》、《脑的奥秘》等著作后,结合我自己在学习中国医学史、著述《论原始中医学》、《远古中国医学史》等过程中的许多顿悟(灵感)的再思考,增强了我对人脑学习记忆、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新体悟,增加了我提出相关假说的信心。在读了《健康报》2000年11月29日3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报道后,意识到了“突触”记忆必须澄清。我于是在2000年底将已启动撰写的《五十二病方注补译》暂搁,启动《论脑及脑机能》,在撰文的近百日中,常有顿悟浮现,使撰文一再更异,逐步深化了相关认识,比较理想地完成树突、竞触记忆说辩,海马及海马回路记忆说辩。提出记忆核蛋白假说,音素、脑神经元生物电脉冲谐振传递假说.文字、类条件反射记忆假说及内审思维假说。近几年来又根据学术界不同认识完成《人类意识试说》、《论狭义记忆与广大记忆》,读《死亡的解析》有感诸文。2007年以来,又在有关资料的启迪下完成了具有科普意义的《试说人脑神经系统发育的渐进性》及《脑神经系统渐性发育特征在婴幼儿优育优教中的应用》,书中多处对当夸庸俗的“胎教”予以否定,提高了该书在准妈妈群体、年轻父母及幼教老师群体的科普性与可读性。为公开我在撰文中的顿悟(灵感),特补“杂记”一宗,用我自己的实践排除了“潜意识思维”的危险性。我深知人脑机能十分深奥,而我的功底又十分微薄,本无资、无力介入探讨。好在中国政体赋予了公民的发言权,加之社会风俗很好,主张“贵在参与”,我则不自量力,希望作为脑生理机能的科普本将相关拙文汇集成册,以求教于行家里手,盼请对拙文谬误一一指正。倘若有可参目素。如音素、脑神经元生物电脉冲谐振传递假说、记忆核蛋白假说等,我一未说清,二无实验研究可能,相关问题当请学界深入究讨。
2007年6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许育林、张凌澜翻译的(美)丹尼尔·G·阿门著《人脑使用手册》,该书的最大特点是采用SPECT影像技术,分别对正常人人脑、吸毒者人脑、酗酒后人脑、烧伤患者人脑、多动症患者人脑等进行了SPECT扫描观察,将病态性人脑之定性式影像提供读者参考,促进人们提高保护人脑机能的认识。在使用人脑思维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一页纸奇迹”。即告诉读者,当你在思考某一问题时,“拿一张纸,写下你的主要目的;在每一小标题旁简单写下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同时还要写下你为实现它所做的努力”。作者认为这样做对于思考问题的展开是有好处的。该书问世,证明美国人注意到了人脑知识的科普宣传,这与我们编著《论脑及脑机能》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我们的书中已涉足于记忆、思维四假说,已涉足于广义记忆中的程序性记忆,已涉足于个人意识、社会意识的社会效益,已涉足于脑机能发育的渐进性及其在零岁教育、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已指明当今庸俗的“胎教”会降低婴幼儿的听力,影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育,已强调在社会人群中推广主动使用我们的内审思维,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水平。因此,我这本《论脑及脑机能》的科普性更强。今日得以出版,感谢各界支持!
严健民
2008年3月1日于十堰市十堰小区秋实居